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法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活动(二)
为深化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,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,2024年10月25日上午,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法学院在师德楼201智慧教室举行以“德法兼修——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探索”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。本次活动由法学院知识产权教研室主任曾思亮主持。参加研讨活动人员有刘晓海教授、廖志刚教授、基础法学教研室主任刘佳、民事与刑事法学教研室主任吴娅、生态环境法学教研室主任周婷及全体专职教师。
活动现场
活动伊始,曾思亮主任强调要将思政主题融入到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,以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为契机,将课程思政转化为思想和行动自觉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提高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。深化法学理论研究,实现对自我教学能力的提升,为培养国家需要的法治人才贡献力量。
随后,主讲人刘佳主任以“《法理学》课程思政建设——以第十章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、本质和作用内容”为例,分享了在《法理学》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经验,结合案例,从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、本质作用、历史经验三个角度结合中西方的差异进行讲解。同时,刘佳主任指出了青年教师在进行课题申报的注意事项,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不同的教学思路和研究路径。
谌曦老师则是以“《宪法学》课程思政路径研究”为主题,结合实际案例,从“《宪法学》课程思政的背景和目标、教学设计与案例、教学评价、教学反思与展望”等方面与教师们进行深入探讨,重点强调把思政内容巧妙融入课程中,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等。
刘晓海教授对两位老师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,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程教学经验,鼓励教师们对案例的合理选取。刘老师指出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实践课程中,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养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。
法学院刘晓海教授点评
在研讨环节,曹富强老师发问,探讨案例教学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法律不足问题。刘佳老师回应,案例的设计和选取应当符合国家价值取向,我国现代法律的发展时间较短,应当正确面对现阶段法律发展中的不足问题。杨婷婷老师指出《国际公法》在与课题思政结合时应当倡导学生客观理性看待中外法律制度问题,鼓励各位教师将课题思政融入到实践课程中。
活动最后,廖志刚教授进行总结发言。他高度肯定了刘佳主任和谌曦老师的课程分享,强调了教师们在选取案例过程中应当符合国情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,鼓励教师们能够正确开展课程思政与实践课程的结合,提升教学能力,为培养更多的法治人才贡献力量。
法学院廖志刚教授总结
本次研讨活动不仅为我院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,更为推动了学院教学质量提升和课程建设注入新的活力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,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,拓宽教师学习渠道和资源,努力打造一只高素质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。
合照